■李嘉鴻(兆豐期貨研究員、期貨分析師)
2006/09/10
操作選擇權的二個主要方向性策略,以下概念性的區分為Delta方向及Imp Vol方向,以台指選擇權為例,Delta方向即當預期台指加權指數上漲時,買進Call或賣出Put,反之,預期台指加權指數下跌時,買進Put或賣出 Call,Imp Vol 的方向性操作,則以Imp Vol變化的方向為操作的主軸,當預期市場行情持續盤整或降溫時,則賣出選擇權(Call、Put皆同),反之預期市場行將加大波動幅度或加溫熱絡時,則買進選擇權(Call、Put皆同)。
隱含波動度的主要影響變數為市場投資者對於選擇權的需求度,以傳統選擇權隱含波動度研究者的研究結論可知,美國市場的隱含波動度與美股指數間存在著反向關係,因而被稱為「市場恐慌度」指標,當現貨股票市場出現恐慌性賣壓時,市場投資者急於在選擇權市場買進Put作避險,而極瑞的Put供需失衡時,市場中除了造市者(Market Maker)外,沒有投機性的投資者願意在指數大跌時賣出Put,因而大幅的拉高了Put的價格,造成了隱含波動度超漲的情況。
而指數下跌時的恐慌情緒層度即可由隱含波動度的大小來觀察,近一年以來的台指歷史波動度(9/1起算)為20.61%,而9/1的台指選擇權隱含波動度為21.66%。台指選擇權波動度,即恐慌指標可由319槍擊案來作實例說明,319槍擊案後隱含波動度由21.46%拉高至 33.06%,而如此大的波動度變化,選擇權權利金點數的變化幅度,在除去Delta影響的變化後,說明如下。
- Apr 30 Thu 2009 18:00
[轉貼]隱含波動度與選擇權操作策略
- Apr 30 Thu 2009 17:59
[轉貼]人生搏擊:期貨可能是最好的舞台
有人說:愛一個就讓他去做期貨,恨一個人也讓他去做期貨,期貨讓人愛恨交加。
期貨,你到底好在那裡?
進入期貨之前,聽到更多的是期貨可以使你一夜暴富的神話,進入期貨之後又聽到一輸殆盡的傳奇。期貨投資的精彩之處在於—–他不僅使你贏得很精彩,同樣可以使你輸得很精彩。贏的光榮,輸的悲壯,一樣的轟轟烈烈,一樣的刻骨銘心。總之,一旦你進入期貨,就注定這一生不平淡。
古話說「男怕選錯行,女怕選錯郎」,進入期貨,你要謹慎。多少年了,期貨就沒有被人愛過。朋友相聚,問你貴幹?憋了半天不敢說你是干期貨的。去年春節,台灣舅舅回大陸,在親友介紹我的工作時差點沒氣死我:「這是二女婿,搞期貨,啜白黨」。也不怪他,在當今中國有幾個知道期貨,又有幾個真正懂期貨,會做期貨的更不知道有幾人了。多少人在期貨市場贏過錢?即使有過贏錢的機會,轉眼間又都輸個精光!這是個不容易進更不容易出的奇怪行業。表面上,他不需要你風吹雨淋,低三下四的求人應酬,還多少可以與白領沾點邊,但實際上期貨是一個深得沒有邊、苦得沒邊的行業,也許你用一生的時間都無法接觸到他的本質。期貨行業積累很小,經驗和學識也許不會給你太多的幫助,有一句叫:期貨沒有專家,只有抄家。我一個朋友一臉無奈對我說:同是研究生,做學醫的研究生比我有成就感多了。
- Apr 30 Thu 2009 17:57
李登輝預測選後政治重組-轉貼
財訊 2007/12/31
「我怎麼也想不到這八年台灣會這麼慘!」
李登輝十二年總統任內的諸多作為,推著台灣向前邁步,卸任後依然左右台灣發展方向。有感於台灣空轉數年、內耗嚴重,二○○八年又走到大富翁遊戲中的「命運」和「機會」,在此重要時點,本刊社長謝金河特別專訪李前總統,為台灣把脈,也希望能為台灣找到最佳戰略位置。
歲末選前,冬寒乍暖,翠山莊的氣溫略比台北市區低個二度,但對選舉的熱度卻比一般民心高出很多。由於最近身體狀況還不錯,前總統李登輝賣力為台聯助選站台,為第二張政黨票拉票。造訪翠山莊,問診國是時,他少了政治舞台上激昂的選舉語言,多了幾分農經學者的理性分析。
- Apr 30 Thu 2009 17:56
刀疤老二系列 (91-106)
慣性的改變,既受外因的干擾,同時也取決於自身慣性力的大小。當自身由於持續運動而能量不濟時,就會停滯或轉向,在此時在那個時空,就會產生混沌現象,出現不確定性,在本層面上觀察時就不能使用慣性定律,只能在它低一級的層面上使用,而要解決混沌後的運動方向時,必須借助高一級層面的因素來判斷,看看在那裡是否還遵守慣性定律。
舉例來說,日K線上出現了整理圖形,你很難在本層面上判斷。這個市場沒有所謂完美的預測,你一定會預測錯。別輕易相信投顧、法人、經營者或大師的預言,這市場是基本面+
技術面+恐懼+貪婪+情緒+天災+不可預知的綜合體。
我們無法控制別人的情緒,也無法用卜卦算出何時有大地震來。追尋”100%準確”只是個笑話和錯誤。以為自己有100%準確率也只是失敗者的行為。“你看吧,我早就說會怎麼樣了,我是高手,相信我,接下來還會怎麼樣”,聰明的你,別迷失了!
那是他們將”自慰的滿足”轉移到市場上的行為罷了,沒錯那只是他們的”滿足”。提升自我的交易技巧,訓煉自我心智的成熟才是該專注的,這行的賺錢秘訣不是”預測行情”,很少人會說,我賠了好多錢,尤其是自認受人景仰的大師。輸家一直以為贏家是所向無敵的,幻想和贏家一樣追求所向無敵,只是離成功越來越遠。
- Apr 30 Thu 2009 17:55
刀疤老二系列 (81-90)-轉貼
交易之路本是場學習之路,對每個人而言,失敗幾乎都是自己造成的在市場上,你就得把自己的頻率改變卻追隨市場。很少人天生就是屬於市場,所以要成功,你一定得改變! 改變過去所有錯誤的觀念與習性,並不斷將正確的行為練習到成為你的習慣情緒會讓人追漲殺跌,所以得去控制它
人性不願意讓人輕易認賠實現損失,所以你得習慣認賠的感覺。人性也不願意讓人將現有利潤放棄拿來加碼,所以得克服此處短視近利的想法。在市場上做正確的事,幾乎都會帶來痛苦。人們的選擇必定是遠離痛苦,遠離痛苦卻也遠離了成功,所以也注定成功者一定是少數。反省也會帶來痛苦,因為如此等於是自己承認過去的你是失敗的。所以人們會不斷犯同樣的錯誤。我已經不知道第N遍講這些東西了,因為我認為這些東西才是最珍貴的
老實說,前天翻翻文章,心情非常低落。一言堂這個名詞讓我思考了許久,也讓我想起許多事情。跳出來看自己,是否是過於壓霸,強灌思想在別人身上,或許我太雞婆了吧,也或許我就是這樣一個人。我的操作之路,就是一條學習之路,我過去用自己的想法進入市場,經歷了一場徹底的失敗。後來,**的是學習,將自己完全歸零,像是一張白紙般,去學習成功者的步調。學習最快的方式就是模仿,我將過去的我完全放棄,徹底丟掉自己的自尊。我將世界操盤手的書都買來看,我學習他們的經驗。他們的每句話,我都背在腦海裡,每天背,每天練習,我從未懷疑握他們說的是否是真的,而其它人卻懷疑在市場上根本不可能賺到錢(請問你這樣想,還待在市場幹嘛?)
這是我們環境的問題,從小父母用他們的意思限制我們許多事,要我們不要怎麼樣,不要做這個、不要做那個,我的父母也告訴我,不准做股票,會傾家蕩產。但是,我的父母賺到錢了嗎?他們成功了嗎?一個這行失敗者的建議,會比成功者的有價值嗎?我寧可聽從頂尖交易者的一句話,也不願意相信在這行失敗者的任何一句話。
- Apr 30 Thu 2009 17:54
刀疤老二系列 (71-80)-轉貼
我坐在計算機報價屏幕前, 我會想像我就站在正坐在計算機前的我的後面, 我看著自己, 看到自己緊張、興奮、憤怒、猶豫…
原來在市場面前, 我赤裸裸的將自己反射出來了, 這是天性, 你必須瞭解這點, 你不可能沒有情緒, 但要試著控制它. 幾千萬年前, 原始人就擁有這些天性, 靠這些天性保護自己不被環境滅絕, 他看到一隻野獸, 全身腎上腺素開始發動, 他很緊張, 卻也充滿憤怒, 因為這是場生死之戰與野獸的纏鬥中, 他的興奮、憤怒為他帶來了力量, 讓他生存了下來, 所有的動物都是如此, 情緒是種本能的求生工具, 動物遇到生命威脅時都是這些反應. 生物演化至此, 大部份動物仍保留這些天性來對抗最慘忍的物競天擇, 但人類太聰明了, 最後佔領整個地球, 隨著人類的智能, 發展進步的科技, 人類已沒有天敵, 人類不再需要情緒來對抗野獸, 但這些情緒仍被完整的保留下來, 現在, 這些情緒被用來對抗市場, 似乎市場隨時都會反咬你一口, 這些情緒也被人類當成自殘的武器, 你被自己的情緒擊敗, 市場自始至終並未傷害過你, 甚至在你感受到被市場傷害時, 你根本不知道市場長的是什麼樣子有人終其一生不斷探索市場, 卻從未花時間去瞭解自己, 有人始終不瞭解錯誤並非來自於市場, 而是自己將一切搞砸了. 感慨的同時, 猛然一看, 是啊, 我從未真正瞭解過市場, 只不過, 更接近自己罷了
More…
我寫文章目的不在讓人尊敬、崇拜, 我只是要筆尖思考下的成長, 我想到什麼就寫什麼, 你不高興可以不看. 你要大家知道, 你是個短線高手, ok, 那又如何?你已得到了你還要怎麼樣?
難道你要將全武林有武功的全殺死才能證明一些事情嗎?我從未說過我是高手、我很厲害、或我很準之類的話來讓自己感到驕懊. 是啊, 就像你說的, 我也覺得我很肉, 我不斷告訴自己, 我是輸家, 我要小心所有可能的風險, 包括最可怕的敵人, 我自己.
- Apr 30 Thu 2009 17:53
刀疤老二系列 (61-70)-轉貼
而對於近期反彈, 我的看法是, 有得磨了. 撐到過年後應沒問題, 看不太懂, 不過{感覺}有人硬就是要拉, 目前還找不到換手的賣壓出來, 很罕見, 是什麼情形我無法確定
一波到底?市場派拉抬解套 (例如當初政府和外資的交換條件, 你幫我拉, 我開放資金給你進來炒)?有內線之主力核四違憲題材的炒作?或未來有何較大利多?這波強力的拉抬, 很多人被軋空(看融券餘額即知), 必須提醒一件事, 這波初期會做錯很正常, 但如果從頭錯到尾(被軋1000點!?), 那就是操作的問題了或者如果你目前為止操作的並不順手
下面這個例子, 務必反覆看到懂為止,一定要領悟出何謂操盤,你會發現操盤並不難
我舉個例子, 我在12/29尾盤時放空台指, 放空原因很簡單,
1、12/13~12/29是個下跌勢
- Apr 30 Thu 2009 17:53
刀疤老二系列 (51-60)-轉貼
到底量縮止跌, 還是量增止跌?如果底部是出現所謂反覆打底的情形, 那會在不斷的低檔震盪中, 量越來越縮做整理, 這時的底部會是量縮情形, 人氣退潮、乏人問津, 跌也跌不太下, 漲也漲不太起來, 通常較長線的底部都是這樣的情形, 所以起漲時會緩緩的, 眾人疑惑, 但買盤慢慢加溫脫離底部;還有一種底部, 通常是一個大波段中的中波或小波, 主力做出最後的趕底急殺, 但另一手又將急殺籌碼接回, 然後大量拉升做v型反轉, 急速上拉, 這時反而會出現量增這東東, 就是主力操盤的手法. 主力想上攻, 拉升的時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, 有時並非想拉就可以拉抬成功, 錢多寡不是最重要的關鍵, 而是靠頭腦, 例如大殺有兩種極端的情形:
a. 一路向下殺, 見漲就殺:這種想扭轉盤勢較難, 因為一路都有人套牢, 主力即使向上拉, 套牢者都急忙解套, 故反而在某個較大關卡形成一股力量, 如主力買盤後繼無力, 會被賣壓殺回原點, 那主力的拉升全部浪費
b. 直接跳空向下大殺, 殺幅驚人:這種情形, 要v型反轉反較容易, 因為跳空中間的價位無人套牢, 拉升無阻力, 只是主力要不要拉的問題對長線看法上也是如此, 殺幅及型態都是很重要的觀察重點. 通常V型反轉, 常表示多方主力套牢, 但後勢並不看好, 故急於解套而急拉一波. 所有的技術分析一定要融入心理面, 才會較接近真實
並非因量縮所以可以拉升, 量縮不是後來拉升的主因. 3/20為何量急縮?記得那天跌停也調為3.5%嗎?那天賣張超過買張300萬張, 量縮原因很簡單, 因為沒人敢買! 我認為你將量與高點做比較, 看縮了幾趴, 這樣的分析太過複雜, 太過理性與科學..
主力出貨與否, 技術分析老手可以判斷出, 一般散戶會被消息和市場走勢搞的團團轉, 最後質疑什麼方法分析都沒用. 看盤分兩種, 看的懂和看不懂, 看不懂的看再多也沒用, 看的懂的, 每天瞄一眼就夠了
More…賠錢有兩個原因, 一個是技術不好, 另一個是心理不夠健全易受影響